覃汨风水命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淌的金钱——我们应该如何保住我们的钱

[复制链接]

1868

主题

0

好友

90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0:25: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流淌的金钱——我们应该如何保住我们的钱
导读: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同,财富其实是三维的。时间是财富的长度,不管是上班投资还是办企业,如果你持续盈利,很多年后肯定会积攒很大一笔财富;区域环境是财富的高度,国家够大、人口够多,区位足够优良,也就能聚集更多的资本,产生更多的利润;行业是财富的宽度,所有的行业可以概括为生产、流通和分配三类,他们既是平行的,又互相交叉,构成了当下的商业社会。本文在2015年股灾期间写就,主要论述财富的宽度概念。这是本人从长度、高度和宽度梳理财富观的三篇文章中的第一篇。
第一部分:投资的目的
    最近这几天,最火的新闻是泛亚破产,22万人的400多亿财富灰飞烟灭。对这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中国确实是个神奇的土地,有时候你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财富排名都可能会突然上升22万位。嗯,如果算上6月底的股灾,各位的财富排名也许还会上升几百万位……
    好莱坞有部描写华尔街的电影,叫《金钱永不眠》,意思是说,人会休息,但金钱和水一样永远在流动,一刻不停歇。这个比喻十分恰当,我们的财富确实和水一样,不停流淌,有时候会自动寻找资产洼地,有时候会从多数人手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更多的时候则是跑冒滴漏,同样数目的钱,其购买力却一年不如一年,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金融的秘密。
    是的,了解一点金融知识,熟悉一些投资方式,洞悉一些财富秘密,也许不能让你发大财,但至少可以保证你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知道陷阱在那,可以帮助你在面对强大的国家印钞机器时保住你的真实财富,而不是那些账面的数字。
一、我们如何赚钱?
    世界上赚钱的门道很多,但我将其分为以下类:一、靠工作;二、做生意;三、债权投资;四、股权投资;五、期权投资;六、产权投资。这些投资,有的投资个人,有的投资商贸,有的投资债务,有的投资股票,还有的投资期权,有的投资具体的物品。因此从投资获得财富的角度,每一种选择都无所谓对错,仅仅是看时局、个人天赋,还有一点点运气。比如第一类,依靠工作,是大多数人的赚钱之道,但在中国靠工作赚钱容易发财很难,只有成为万中无一的行业专家,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比如著名演员、学者、发明家。而且即使这样,也只是比普通人多,远远不能算得上富裕。所以说,中国靠工作发大财的人,比炒股都少。可能有人说了,国土局的某某某,捞了一个亿,人家就是靠工作赚的啊,感觉也不难……对此,我实在无言以对,这算是中国特色行不?而且这种中国特色,以后估计很难了。
   做生意和工作是一样,你别看马首富那么有钱,但马云背后的小店主有上百万,大多数还不如快递员赚的多。而且据我观察,在国内大概95%的人,都是依靠工作和做生意赚钱,可谓是竞争激烈。所以说,千万别因为你炒股赔钱了,就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工作或者去开个小店,要知道你这是要和这个世界上95%的人竞争,赚大钱的可能,不一定比靠炒股容易多少。中国的情况稍微特殊点,是因为中国原本毛都没有一根,所以才在短时间依靠商贸冒出了一波富人,但这几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过剩的太厉害,很多生意人跑路了。而在过剩的经济环境中,各位再想复制过去几十年的成功,基本是不大可能。
二、金融很有趣
   债权股权期权产权,属于风险投资范畴,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高风险高回报。产权这东西呢,要复杂一些,因为他既有金融属性,也有具体的使用功能,比如房子。
    你想搞明白他们,需要先搞明白金融。那么什么是金融?金融在人类社会出现的时间,就已经出现。在原始社会,大家分组打猎,有的小组打到了猎物,有的空手而归。为了保证族群活下去,打到猎物的小组会让空手而归的小组一起分享食物,等对方打到猎物也分给自己,这就是最早短期借贷,只不过出借的是食物,而且也不用打白条。除此以外,为了种族的延续,我们将食物无偿分给幼子,等他们长大成人,再回过头来养活我们,这是远期借贷。所以说,古人重视孝道,本质上是一个金融问题。你想,如果一个人连老子的账都敢赖,还有啥信用可言?
    从时间上说,金融有长短期的不同。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长短期出现错配,会加大金融体系的波动,甚至导致崩溃。打个比方你借了一笔1到3年的短期债务,然后一到期就续借搞成了长期贷款用来作为经营资金,这就是典型的短期被当成长期用,大多数时可以很滋润,但赶上了经济危机银行抽贷了,你的公司立马就垮了。
    金融很有意思,从字面上讲,就是资金的融通,通俗点说就是把钱给出去和把钱拿回来。这里面的钱和资金,并不仅仅是我们花的人民币、美元等货币,而是用货币概括性代表一切的资源,因为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交换媒介。因为存在给出去,就存在还不回来的问题,这就是风险;因为有风险,必须产生补偿风险的办法,否则把钱给别人的岂不是傻瓜?这就产生了收益的问题。因为人生总有意外,导致出借资金的人也有需要用钱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将手里的金融资产变成现金,就带来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问题。所以资金的出借和资金的偿还,是金融的一体两面,而风险、收益、流动性,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信用,还有个杠杆,这些都是金融的重要因素。
三、收益、风险,信用、杠杆和流动
    物理学有个能量守恒定律,金融学里也有这样一条守恒定律——收益等于风险。请跟着我再念一遍:收益等于风险。也就是说,你在投资时候,拿到的每一元钱收益,都是因为你冒了一元钱的风险。所以如果你通过投资赚到了钱,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占了谁的便宜,或者是运气好,这其实是你冒风险应得的,就和你为老板打工,老板给你发工资一样道理。
    可能有人要问了,都是冒风险,为什么人家赚钱我赔钱了?是的,这就是金融不公平的地方,收益等于风险,但风险不等于收益。是不是很拗口?给大家举个例子。2元钱买彩票,可以中500万大奖是吧,中奖几率是五百万分之一。如果你中奖了,那你虽然花了2元,但你是冒着买500万张彩票才能中奖的风险,如果你没中奖,你也是冒着同样的风险,能不能中奖是不确定的,而有人买了一张就中了大奖,有人一直买都不中,这叫做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在后面我会详细解释。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因为风险和收益的这个关系,所以如果你某段时间内赚钱特别多,那你就需要注意,是不是有哪些风险你没有发现或者被你忽视了?比方说,牛市晚期,一般收益特高,一天一个涨停,让人心花怒放,但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很多人就是此时参与股票投资被套进去的。再比方说,经济最繁荣时期,随便阿猫阿狗都能赚钱,大家都忙着投资消费,然后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说,高利贷晚期,为了支撑不崩盘,甚至敢开出2分、3分的利息,也会吸引不少傻大胆资金。总之,金融的风险性,就是俗话说的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除了风险和收益,流动性也很重要。流动性,是一种金融资产变成现金的能力,比如活期存款,去银行取出来就是钱,所以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最好的,被称为现金等同,其他可以被称为现金等同的还有宝宝类的货币基金。流动性很重要,因为所有的投资项目,最终的目的是变成以现金计算的财富,如果没有流动性导致无法变现,那所谓的收益就是气泡,看得见摸不到没毛用。有时候市场上会出现一种有价无市的现象,就是说某商品有价格但没有人买,这就是没有流动性了。一定程度上说,流动性的重要程度,比风险低,比收益高。所以说,银行存款是最蠢的理财方式,因为它没有流动性。嗯,对了,对于流动性,还可以这样理解。从字面看,流动性和水有关,如果你把资金看成水,把股票、房子或者其他投资物当成船,就能很好的理解流动性了。水涨船高,如果水干了,船自然就困住了。
    金融学中的信用,和我们日常理解的诚实守信不一样。这样说吧,金融中的信用,是一种货币等同,也就是说,你可能没有钱,但如果别人认为你的信用价值100万,那就可以视同你有100万现金,或者通俗点讲,你的信用就是别人敢借给你的钱的数目。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信用卡,银行认为你的信用值这么多钱,你就算是身上一毛都没有,但你也可以花这么多钱。
    杠杆这东西,更有意思了。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金融中的杠杆,说白了就是借贷。中国人大规模接受杠杆的概念,还是因为房地产。很多人买不起房,然后去银行贷款购买。首付3成,就是3.3倍的杠杆,首付4成,就是2.5倍的杠杆。杠杆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100万的房子,你拿100万,只能买一套,过几年升值成200万,你赚了一倍。如果你交2个50万的首付,找银行贷款100万,可以买2套,升值后就是400万,赚了200万,而成本不过是给银行交点利息。但是,让咱们回忆下上文提到的收益风险守恒。如果房子下跌,那你这杠杆就要了命了,100万的房子,你100万购买,房子跌成50万,对于你来说还是个房子,可如果你50万付首付,然后贷款50万,等房子跌价到50万的时候,银行就要收房子,你就一分钱都没了。今年的股灾,很多人都被爆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杠杆这东西,一定要适量,千万别用顺了手。耍杠杆最狠的,往往是金融和地产,所以每一次经济萧条期,这两大行业都得有不少跳楼的。
四、我们为什么要投资?
    有人说了,理财投资好复杂好可怕,我不玩了,我把钱放银行算了,总不能明抢吧。你错了,你的钱政府是可以明抢的,这个办法就是通过印钞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但因为上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度的崩溃,纸币引发的通货膨胀才成为普遍问题
理论上讲,政府每年印刷的钞票和GDP应该是相等的,但这是理论。据说,在2008年的4万亿期间,中国每年印钞比实际需求多20%,也就是说,100元人民币,在09年要比08年贬值20%。中国的通货膨胀,一直都很厉害。即使是今年,据说也有6%左右。什么?你说统计局说CPI只有一个多点,我这种说法是妖言惑众……统计局连他们自己都骗,他们告诉你了吗?我计算通货膨胀是根据货币增发量M2减去GDP增长的,今年货币增发是13%左右,GDP不到7%,你自己算算是不是6%。至于M2是啥,你自己百度去。
    另外,我们不应该把钱存进银行,因为银行一定程度上是导致中国贫富差距的重要元凶。是的,我告诉你,当你将钱存进银行,然后这些低成本的资金帮助有背景的人去开厂盖房,然后再销售给我们,更可气的是,因为国内的信用体系就是渣,富人从银行借钱相当于把风险又转移给银行,一旦出事还不上了,银行就亏损了,而银行又是国家担保,最终银行的亏损只能依靠国家印钞。有没有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感觉?总之,只要你把钱存在银行,不管是不是安全,最终都会因国家印钱导致你的财富稀释。稀释懂不?牛奶兑水就是稀释。牛奶兑水还有个奶味,中国过去几十年是水兑牛奶。
    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特别税,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所以说,你觉得最安全的存放财富的办法,其实并没有那么安全。寻找一种保护自己财产的办法,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金融知识,掌握投资方式的原因。而且,从长期来看,正确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能保障你通过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让你的钱跑赢通货膨胀。尤其是股票。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股票上亏钱呢?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买入的价格不合适,总是高买低卖,另一方面是投资中包含了很多违反人性的东西,导致你经常半途而废。关于投资和存款,有这样一段话,我印象深刻:存款的收益,是一种小而连续的确定性的幸福,但面临着看不见的贬值;而熊市里买股票,是一连串的小损失,但必然会在牛市中获得巨大盈利。
第二部分:有哪些理财方式?
   上面说过,理财投资主要是债权股权期权产权。它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债券是一种借贷关系,比如银行的存款和理财,比如信托和高利贷,比如各种债券,既然是借,就必须要还的。所以说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需要偿还的,当然前提是对方还的起。如果公司破产后,是要先还债之后老板才能分东西的,因此债权的最大风险,是资不抵债。
    股权呢?是一种经营关系,股东出钱给公司经营,并共担经营风险,然后分享公司的盈利。股权的种类也很多,但普通人能接触的主要是在交易所买卖股票。股权的风险比债权要大,所以股票收益比存款、债券这些都高。
   期权这个很有意思了,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才明白。期权包括期货和权证,他们其实和赌博中的赌大小道理一样。你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买对了赚钱,卖赔了亏钱。期权玩起来最刺激,因为这东西能加杠杆,就是借钱玩。有些品种杠杆很高,能有上千倍。杠杆这玩笑,是金融核武器,后面如果有篇幅可能会讲一讲。
   产权这东西,和上面几种都不同,因为产权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房子,比如土地,比如河滩林地荒山,再比如古董文物宝石甚至木头茶叶。这里头有些算是投资,有些真心就是炒作的骗局,比如什么木头、茶叶、红木家具、君子兰、邮票、电话卡、错版币。对这些东西,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你在新闻里看到有关以上物品如何珍贵,如何卖出高价的新闻,基本已经处于炒作的出货阶段。最近我就瞅见个类似的新闻,说是陨石成为收藏新宠。这个我实话和你说吧,你真的确定你知道一年有多少陨石掉地球上吗?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一种天文现象,叫流星雨,而流星就是陨石掉下来了。你看看,都成雨了,这东西能珍贵到那里去?
    以上是按权益区别,如果按照风险区别,可以分为无风险理财、低风险理财和高风险理财。其中,存款、银行理财这些属于无风险理财,债券和信托属于低风险理财,股票属于高风险理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高利贷属于伪装的很好的无风险理财,期货和期权属于超高风险。
一、无风险收益的真假李逵
   我们以前能找到的无风险理财方式,大多数和银行有关系,属于债权收益的一部分。比如活期、定期存款、国债,比如银行中的保本理财,比如货币基金。其中货币基金有必要给大家说下,余额宝就是一种货币基金,投资的主要是银行拆借市场和短债。是的,因为流动性问题,银行每天可能存在资金不足,需要借钱,大都是三两天的期限,但这个市场利息是比较高的。
    货币基金在中国也有10个年头了,但因为货币基金影响的是银行的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银行的小零食,当时基金的销售渠道只有银行,结果银行不告诉你,所以普通人压根不知道。你说银行有多坏?当然,货币基金现在比较普遍了,不光是阿里,腾讯、百度甚至京东都开发了类似产品,很多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也有类似产品,只需要下载手机APP就能使用,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互联网。
    货币基金是一种很好的现金等同,它的风险和流动性,相当于银行活期存款。很多人都会备上一定额度的现金家用,比如我会备两个月工资。这笔钱以前只能放在卡里或者放在家里,现在可以放在余额宝货币中,按现在的收益一年大约相当于3个点(这个收益是浮动的,最高有过7%,现在不到3%),也就是一万元能有300元。不多,但是比银行一年期存款高一些。这是小钱,但是小钱也是钱不是,能撸一百多烤串呢。   
    另外,作为现金管理工具,货币基金还可以做为资产配置中的一个中枢,比如没有投资机会时,你可以把钱转入余额宝躲一躲,3%的收益至少可以保证你在投资时的心态不急躁。最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国内的利率市场是管制的,银行利率是不真实的,因此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反映了真实的市场利率,甚至我就把余额宝的收益率,当作是基准利率,而不采用国家指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之所以需要观察真实利率,是因为真实存款利率是投资的重要参考,决定了资金的成本,也影响了债券和股票等资产的价格。
    互联网是伟大的。除了余额宝,还得说说招财宝以及其他一年期的理财产品。这一类产品,有个时髦的名称:P2P。原理很简单,有人有闲钱,有人很缺钱,大家又不认识,钱就没法借,后来银行来做中介,收取手续费和息差,现在互联网发挥优势,把银行赚这部分钱给省下来了。所以说,严格意义上的P2P和民间借贷有本质区别的。
    不过在中国,好事能给你办成坏事。所以大多数P2P压根就是准备骗钱的,还不如高利贷。不过,阿里的招财宝是比较可靠的,以前一年收益在6到7个点之间,现在不到5个点了。选阿里,一是因为这家有自己的征信系统芝麻信用,二是其客户主要是阿里的小店主。也就是说,招财宝的投资标的是个人贷。阿里的个人贷这一块,我认为其风险比银行对公贷款还小。因为对公贷款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几十亿上百亿,比如晋煤这类,而个人贷最大一笔也就是个几十万,很难出现大面积坏账。国外银行的主业就是个人贷,国内大银行之所以搞不了,和信用环境、能力水平有关系。另外,阿里有大数据,这东西很高级的,虽然我不太懂。
    有人可能要问,不是说收益等于风险?这些理财方式能提高收益,怎么成了无风险收益?这是因为,以上理财方式,看起来你赚了钱,实际上是赔了钱。是的,考虑到通货膨胀,不管你是存银行还是余额宝、招财宝,都只能保证少亏钱或者不亏钱,根本别想赚钱。既然是亏钱,银行或平台如果再给你整点风险,那你肯定不干啊?
    在无风险收益这块,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就是民间借贷和各种伪装成民间借贷的理财产品。著名的泛亚日金宝就是其中佼佼者。因为职业习惯,我看见新开的小贷公司、典当行、理财公司就喜欢进去聊会,包括泛亚晋城公司。我特别喜欢一群毛线都不懂的山炮给我吹嘘他们手里这些产品怎么好,收益怎么高,这是一种恶趣感。据我观察,这一类理财,他们的流程和银行是一样的,吸收存款,担当中介,放贷,但资金在两头的成本相当高。吸收存款时至少给10个点到15个点,放出去2分、3分利息都不算什么。从2010年开始,我关注到全国不少的这类理财破灭,给数百万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估计还会更多浮出水面。我身边就有亲朋好友遇上了这种事,其中一个远方亲戚,做生意相当精明,不知道怎么就被理财给坑了上百万。
    民间借贷要说起来,也不是不能参与,如果在一个经济周期的早期。比如在2000年到2008年的黄金8年,全国到处是做生意的机会,利润也很丰厚,但苦于资金缺乏,很多老板没法扩大规模,你把钱投给民间借贷,是可以分享丰厚回报的,不过这时候这种机会是轮不到小民的,多少赃款当年都是依靠这个办法洗白的。等后来理财公司烂大街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比较危险了。这几年经济下行,把钱给理财公司,基本上属于自杀行为。
    和民间借贷类似,是有银行、证券公司甚至保险公司内部人士介绍的各种理财,注意不是那种骗你是存款的分红险,而是真正的“高端理财”。这几年新闻也爆出来不少,这更加是哔了狗了。当然这个和普通人没关系,因为我看新闻,发现上当的至少都是上百万的大资金,毕竟银行内鬼骗人也是有成本的,一旦发现就会被开除,为普通人那三两个钱暴漏也不值得。这种所谓“高端理财”,有些是介绍给一些企业做搭桥资金,有的干脆是转给民间借贷。虽然很多银行内鬼起初也不是想着昧良心黑掉你的钱,也是想低吸高放赚个差价,但最终风险是很大的,因为一出事,你的本金就没了,而银行还会以职工个人行为,我们已经将他开除为理由推诿,基本上打官司都没用。要是有什么比理财公司还坑人的,大概率就是这一类打着银行招牌的王八蛋事了。
    这种高端理财和民间借贷,属于伪装成无风险收益的高风险产品。他们的本质是“你看中我的收益,我盯上你的本金”。如何识别呢?一是看经营模式,而是看收益。如果其经营模式和银行一样联储放贷,且承诺的收益高于5年期定存利率2倍,请你绕着走,绝对是坑无疑。
    对了,无风险收益还有一种。是高度依赖眼光和对金融规则的了解来进行套利的。套利是什么?举个例子,我们小区的物业是当地住建部门下属一个小单位负责的,职工都是差额事业编,一个月工资2000多,同时小区有不少50来岁的,每天也没啥事干的居民。结果物业公司的不少职工就雇佣小区里的居民帮他们上班,一个月工资900。在这件事中,同样的劳动价值,卖出了不同的价格,出现了低买高卖的可能,这种行为就是套利。
    套利也叫薅羊毛,我知道两种套利方式:一是利用P2P平台推出的优惠活动,冲50元等于100什么的。一个手机只能注册一个账户,一个账户只能享受一次优惠。晋城银行最近搞的小草银行,充钱可以抽奖,我转了一百进去抽了2元然后又转了出来,你看,几分钟赚了2个点的收益,单笔虽然不多但如果有100部手机,上千张手机卡呢?这种套利的人叫羊毛客,一个月收入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上网搜索下。还有一类套利,是利用金融知识,这就属于靠脑力指吃饭了。10年期国债大家知道不?和股票交易方式一样的那种,一般都是100元的价值,但其价格却会波动。2013年钱荒,利息相当高,然后大家都疯狂甩卖之下,价值100的国债最低价格是70多,现在是102,2年40%的收益,怎么样?大家记住了,利息高的时候别放银行,疯狂买债,不会买就买债券基金。
    我上面说的这几种套利,要不是有特殊的关系,要不是冒着犯法的风险,要不是对金融规则相当熟悉才能进行,如果你啥都不是,还不想动脑子,那还是算了吧。
二、低风险的债券和信托
    说完无风险理财,再说说低风险理财。低风险理财的种类主要是债券和信托。恩,是不是看着很简单?那如果我告诉你债券的种类之多,情况之复杂,历史之悠久,远比什么股票、期货夸张的多。债券,是历史最悠久的金融方式。大航海时代,英国之所以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英国的金融发达,国家能借债打仗。现代社会,股票可以取缔,但债券还真不行,因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行为主要是债务关系。想想吧,中国可以借给朝鲜100亿美元,但如果中国说我出100亿买你朝鲜这个国家的千分之一股权,金三胖会不会马上翻脸:咋回事?你是不是还想再贴点钱进董事局呢?要不给你当大股东耍耍?
    我个人认为债券的情况,要比股票麻烦很多,而且更倒霉的是,麻烦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出现赚不了大钱,却赔了本钱的时候,这就是债务违约。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为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衍生出的债券违约,12年的欧债危机,是因为欧洲几个国家破产导致的国债违约,还有一些企业破产导致的债券违约。当然债务违约的可能很小,而且损失也不应该大,但问题是当今债券交易的特点是猛加杠杆,导致只要出现债务违约,那就是天塌地陷。越是风险大的东西,大家越是小心,股票真出事往往套住的都是普通人,而风险较低的东西,比如债券,大家都觉得应该不会出事吧,可等到真出事,就会一死一大片,而且死的都是专业人士。世界金融史上曾有一个超级豪华债券投资团队,因俄罗斯债务违约一次损失二百亿美元的,而且是上世纪90年代的美元,差点引发美国金融体系的崩盘。
    大部分人对于债券的理解是这样的:我借给你钱,商量好利息后,等债务到期你连本带利一起还我。我最初也是如此理解,但实际上,债券交易和股票一样,同样价值100元的债券,可以99元买到,也可能101元卖出。也就是说,和股票交易方式一样,债券的价格也会出现上下波动。
    投资债券基金,就需要一点金融学知识了。过程我不讲了,直接告诉大家结论:债券的收益和利率呈相反关系,银行利息高,债券收益就低,银行利息低,债券收益就高,至于原因,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可能有人能反应过来:咦,现在银行利息就很低,债券的收益一定高,是不是可以买债券?恭喜你,思路对了,但答案错了。经过一年多的降息过程,现在银行利率已经基本到底了,这时候你来买债券基金,就相当于今年5月底买股票,可能会买在高位上,下场你懂的。
    在无风险一章中,我提到过我把余额宝当成一个观察实际利率的工具。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投资债券。2013年,余额宝收益最高的时候超过7个多点,当时钱荒大家还记得不?那时候利息高,债券的收益特别差,但偏偏那时候确实债券投资的最好时候。随后余额宝收益一路下滑,债券和股票一路上升,即使是纯债基金,2014年和2015年,整年的收益能达到20%左右。
   不同种类的债券风险和收益是不同的,但债券投资往往是分散购买一打各种债券。作为普通人,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些,因为和股票不同,债券交易很少出现老鼠仓,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交给专业基金公司来打理这些事。为什么债券交易很少出现老鼠仓呢?因为赚的不多还费事,有那闲工夫,不如琢磨找一只股票基金搞搞老鼠仓合算。当然这不是说债券基金就干净,去银行贷款还要请客吃饭呢,但这种好处一般影响不到投资者。
    另外,考虑到各种债券的复杂情况,大家投资债券基金的时候,可以认准纯债两个字。是的,纯债基金,其最大优势就是和股市没有关联,和股市不存在一损俱损的关系。当然,即使是纯债基金,支付收益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是按季度分红,有的是按年分红,还有的是计算净值。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吐槽一句,大家花钱的时候,一个个货比三家,研究精神大大的,可一到投资这种赚钱的事上,就不愿动脑子,这真是让人无语的坏习惯。
    说完债券基金,再说下信托。信托这东西我研究过,但没参与过,因为信托有个条件,100万起。哎,都是泪啊,伦家卖了肾也没这么多钱啊。所以说,信托是高富帅的专属投资方式。国外的信托我不了解,但国内的信托,大部分都是债权投资,但投资方式却更像是银行存款,有抵押物,有信托公司做中介(好像也有股权型的,就是这次股市中亏的最狠的那一批资金,但也是把钱借给别人炒股)。就是怎么说呢?你可以把他理解为高级定制版的定存。信托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最高我见过一年13个点收益的,再加上信托公司的抽点和项目负责人收点回扣,项目借款方的资金成本相当高,因此在经济下行期,信托的风险还是不小的。
    最近这两年,我印象里咱们大山西就发生过两起投资于煤炭上的信托违约事件,最终好像是政府兜底了。说实话我挺烦这事的,政府又不创造财富,都是收的老百姓的血汗钱,自己瞎比花就算了,还给人擦屁股,尤其是给富人擦屁股,真他妈贱。
    信托和高利贷也不一样,信托是先定了项目,然后大家认购份额。高利贷是先把你的钱骗出来,然后再找投钱的项目。信托和高利贷一样的地方是:两者的最佳购买时间,是经济上升期,两者的回避时间,是经济的下行期。恩,比如现在就是中国的经济下行周期,国内的包括信托、银行坏账等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很大。
三、高风险理财的股票和期货
    高风险的理财的方式很多,但最大众化的是股票以及衍生出的股票型基金,最疯狂的是期货和期权。股票这东西我觉得没啥好说的了,六月份刚过去的股灾,套住了不少人。在6月底,一个专业投资的网友讲诉了一个他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他的一个亲属按照他的指点,在今年的股市中赚到了大钱,渐渐的对他的意见不以为然,然后在接下来的股灾开始前一周,他给亲戚打电话让他全抛,结果对方不以为然没有跑,最终这网友通过亲属老婆搞到对方的股票账户,强行帮其清空了所有股票,保住了盈利。
    说实话,按照如今中国社会对能力的划分,我个人认为,股票投资这东西,真不是聪明人玩的,相反,越是笨蛋越可能战胜股市。真的,诸位不要不相信,股票投资需要相当的人格独立性,但现在的中国,所谓的能力讲究的是拉关系听消息讲背景。很多富人的思维已经习惯了拉关系听消息,这也是为啥很多人生意可以做的很大,炒房能赚很多钱,但一到了股市就成了肥羊的原因。实话说,在股市能依靠听消息发财的,是一小撮上流社会的人,普通人能拿到的消息,都是骗人的。
    我这人,打小有个毛病,比较实心眼,爱较真,也不太爱相信别人告诉我的事情。后来不小心干了传媒,更是看啥啥不对,瞅啥啥有鬼。以前我一直搞不明白,为啥那么些人在股市里磕的头破血流的?后来开始玩股票,总算是搞明白了:诸位赔钱的原因,全在于有人根据中国人爱拉关系听消息的毛病,以及追涨杀跌的赌性,提前设计好了步骤,然后大家就这样被人牵着鼻子,按照人家给你设计好的路子,钻进了人家给你设计好的圈套。而这一切中,传媒扮演着很重要的分量。
    是的,传媒这东西自己赚不了大钱,大行日广(我们对自家报纸的昵称)一个整版广告,也就不到3万块,一共呢是8个版,包场一天让报社冒着得罪市长书记的下场,也就是30来万辛苦钱儿,还不如有些大户一天的盈利多。但如果某庄家5元买了支股票然后自己把价格拉到了100元,然后请个人每天在大行日报财经版发股评。就晋城这小地方,股民要说也有几十万,只要有个十分之一觉得有道理,就能把股票卖出去了。所以说传媒可以帮别人灭国夺权,杀人抢钱,这就是话语权。
     具体在股市中,传媒主要干两件事,在股价便宜应该买入的时候,传媒会配合主力压价的动作,吓唬投资者,什么经济崩溃了,什么股市崩盘了,反正什么可怕说什么,就是让你不敢买;在应该卖出时,传媒会配合主力抬价出货的动作,什么万点不是梦,创业板上8000,诱惑投资者不要卖。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最终被套在高位上的原因。07年的时候,报纸上天天吹什么奥运行情,结果没撑到奥运就崩了。今年5月中,媒体又开始吹什么不要怕,即使牛市顶部确定,也会有三个月逃命期,这就好比人家先吃饱了,想留下你付账,就借口说要上厕所。在中国,炒股一定要和主流财经网站反着干,要不你会死的很惨。
    期货这东西,我琢磨过但没玩过。我觉得期货这东西,和眼光运气能力什么都没有关系,而是和资金雄厚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期货和赌大小很像。而赌大小,如果不考虑抽水,输赢机会是对等的,那么短期可能有运气一说,长期看仅仅是看那边更能抗,所以肯定是资金雄厚能硬抗各种极端意外的一方获胜,如果再加上抽水,那更是资金雄厚一方获胜。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一方的资金无穷无尽,那迟早会等到资金少的一方连续犯错误的时候。期权这东西就更复杂了,我倒是明白可解释不太清,就不耍宝谢丑了,总之普通人别碰就好了。
四:混乱但永恒的产权投资
    产权投资在国内是大买卖,比股票的市场大的多了。想一想吧,小小的晋城只有一家上市公司,但据说有300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产权投资的大头是房子、土地,但其他诸如艺术品也算,但那个太远,还是回过头来说说房子吧。
     和大多数物品不同,房子既是生活必须品,也是投资品种,这一点很多人一直没搞明白。如果你没有房子,那么最好的投资方式是买房。这个账得这样算:租房是消费,好比你吃了个大餐,拉泡屎就没了,这个钱花了就回不来了;买房是投资,就算你买的贵了点,拉长到几十年看,只要是繁华地段的成熟社区,不会亏本的。实际上,而对于房子,投资界公认的一点是:房子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投资标的。是的,房地产和股票,不管在中国还是美欧,都是普通人投资的最主要渠道,其他债权和期权,都得靠边站。
    但国内的情况有点复杂。国内房地产大牛市刚结束,是牛市转熊市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说,飞的越高,摔得越惨,再加上中国人有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风格,房地产这次的衰退期可能会比较长一点。另外,房地产属于大资产,流动性比较差,价格上升期容易出手但很少有人舍得卖,价格下滑想卖又不一定能卖出去。比如现在的商铺,不仅难租,而且也难卖了。
    要说这事,不得不佩服李嘉诚的眼光。另外还有一点,房地产现在不太好降价,因为地方政府不愿意。地方政府为啥不愿意?因为房子降价,意味着地方政府在银行的主要抵押品——土地会贬值,也就是说,房子降价,土地贬值,地方政府马上破产。所以他们希望的最好办法是房子不涨不跌,慢慢拖到买不起房的老百姓有钱了。至于市场会不会这样走,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当然,如果放任房子竞争性降价,确实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不降价,平头百姓不是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借钱盖房的老板,这边卖不出去,那边拖一天都要利息。很多老板估计得把过去20年积攒下的身家还给国家了。哎,猪肥了政府要杀。
    这里面有个流动性的问题,今年的股市暴跌,有几天根本没人买,就像是我前文提到的,流动性是河里的水,现在水干涸了,船就困住了。想一想,如果是对流动性要求更高的房产暴跌,那酸爽……前几天有人讨论一元房的问题,说是未来可能会有买房不花钱,住房缴费的模式,我觉得这事如果也不是不可能。
    买房投资,要搞清楚一件事:房地产的周期。房地产有周期的,一般是18年左右,而且一个周期分成三个阶段:头几年温和上涨,接下来小调整一两年,然后强势上涨,最后再下跌几年。这个东西,不是中国人统计的,而是美国人和英国人根据本国市场总结的,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历史太短,还没有足够的数据,但据我观察和回忆,也差不多是这个流程。
    是的,作为一天生自带房屋属性的城区土著,我对房地产的周期是有体会的,但小时候的阴影太深,也导致我没在房地产牛市中占到便宜。在我记事,看到的是城区农民疯狂盖房的场面,是随后大量小洋楼空置的场景,是同学亲戚家家房子大到住不了的回忆。土著不缺房子,缺的是稳定的收入和社保。最近我有次晚上散步的时候终于想明白了,房地产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两个周期,从1978年开始,到1998年结束,上一个周期的政策重点在农村,房地产热点是农村自建房,当时城市居民还挤在筒子楼和大杂院里,既没有钱也没有政策。从1998年左右到现在,这一个房地产周期的热点是城镇化,房地产热点是城市商品房。那么如果就按照98年算,16年本该结束的这一轮房地产热,意外因为4万亿延迟了,直到12年才习李上台才开始退烧,其调整幅度肯定会很大,所以下一轮怎么闹不好就在10年后了,而让大家都能感到房地产热起来,估计又得个2、3年了。更郁闷的是还是一句老话:一样的牛市,不一样的行情,没到那个时候,谁也猜不到十几年后下一轮什么类型的房子比较热。
第三部分:风险和收益的来源
    前文按照收益和风险,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投资品种,但其实然并卵,因为普通人投资获利的可能,依然和算命一样,只能靠运气。所以在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按照我的理解,讲述下我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投资风险和收益来源于周期波动,而波动来自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这个观点和主流的学院金融理论不太一样,也和我们国家流行的政治金融学不同。没办法,我是野路子,一开始接触的是行为金融学方面的书籍,后来就看进去了,觉得很有道理。
一、乐观和恐惧的博弈
     投资的本质,就是低价买高价卖,那为什么同样一件物品会出现差别很大的价格呢?比如说,前年的时候,石油还是150美元一桶,现在不到50美元。再比如说,07年中信证券的价格一度高达100多元,在2013年年中,仅仅8块钱,本轮牛市最高也不过30多。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价格怎么就不一样了呢?专家们有各种解释,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中,将原因归于供求失衡。但这个解释只能解释一部分,并没有完全让人信服,因为其忽略了关键一点:市场参与者的情绪。
    对,是情绪,人的感情决定了人的行为。这种影响,有时候可以观察到,有时候根本无法觉察。为什么人类的情绪会影响到某种物品的价格呢?按理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同一样物品的价格,一万个人来评价,应该是有高有低,最终十分接近其真实价值的。但实际上,人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这源于人类的动物本能,也就是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动物。
    打个比方,你和一位好友吃饭,谈笑间好友突然抬手,为你拂去衣服上的异物。这个动作如果很快,你不用思考,第一选择是躲开,如果比较慢,你会思考对方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动。这个躲开的动作,就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而思考后不动,则是人的理性。我们的动物本能有很多种表现,其中一类行为准则叫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其大意是指: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否定,且不会主动思考群体意见的对错。
    羊群效应很容易会使理性判断失去作用。这个羊群效应,来源于人类结群对抗大自然和其他动物的过程,是人类作为动物在大自然中存活并最终胜出的关键。在投资中,羊群效应十分明显。在牛市,价格已经比较高,但个体会觉得大家都在买,看来是没问题,结果价格会更高,然后某一天供需平衡被打破,这时有一些聪明人兑现离场,一方面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聪明人离场导致流动性欠缺,价格就崩了;在熊市,价格已经合理,但因为大多数人比较悲观,个人会认为大家不买,肯定有问题,结果在众人抛弃下,价格不断被打压,直到一部分聪明人发现开始进场扫货,价格慢慢就涨起来了。
二、情绪导致周期性波动
    乐观的时候价格不断高涨,悲观的时候价格不断下降,这种因为情绪的一涨一落,一旦落实在某件事或某个物品上,就是一个周期。什么是周期呢?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严格按照萌芽、成长、成熟、衰落这个过程进行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周期。可以说,大到宇宙、天体和生命,小到个人、树木和花草,都存在周期。
    受自然周期的影响,人的情绪会有周期,而人组成的人类社会自然也有周期,属于社会学科的经济和金融,更是因为种种原因具有明显的周期。所以投资的关键,就是寻找显著的周期。
    现代经济和金融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关于周期的研究也早有定论。从小到大,经济周期一共以下几种:4.5年一个的存货周期、9年一个的投资(投资建厂)周期,18年一个的房地产周期、50年至60年一个的生产力周期。最后,在经济周期之外,还有个历史周期,所谓朝代更替兴衰莫不如此。当然,这些周期的时间,都是平均数,现实中可以缩短也可能延迟。
   我以养猪为例介绍下这些周期。第一年,养猪的人少,猪肉供不应求,导致猪肉价格一路走高,然后大家都去养猪;第二年和第三年,随着猪肉价格到达顶点,养猪的人越来越多,猪肉开始供大于求;第四年,猪肉降价,养殖户赔本,减少养殖,猪肉供求回到第一年的原点。所以养猪有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说法,这就是典型的存货周期。
    投资周期包括两个存货周期。猪肉价格高涨,大家都忙着养猪,导致饲料紧俏,就会造成饲料厂投资规模加大。投资建厂需要各种材料,会带动建筑业和钢铁水泥机器等很多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人们又赚上前消费,猪更好买了,养殖户又得养更多的猪,就这样一环一环,经济逐渐热了起来。直到有一天,产能相对过剩,盈利就会降低,投资周期的低迷期来临。
    在第二个投资周期中,也就是第三个和第四个存货周期中,大家积攒的财富会多了起来,人们会选择改善生活,进行消费,购买大件商品比如房子和车子,整个社会经济开始过热,18年的房地产周期迎来最鼎盛的时候,这时候的钱最好赚,因为大家都有钱,也认为未来一直会有钱。因为钱好赚,商人们往往在此时盲目大量追加投资,而且追加投资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前三个存货周期。最终产能过剩,整个经济再次进入低迷期。
    生产力周期目前公认的一共就是三个: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最后一个计算机时代,大规模应用于二战后,在新世纪头十年走到了顶点,所以当时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等新兴国家都经历了一轮最疯狂的房地产牛市,因为这是三个房地产周期、6个投资周期和12个存活周期积累下的财富的总爆发,当然还夹杂着贫富分化等诸多问题。除了经济周期,还有历史周期律,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扯远了,还说回周期。周期这东西,在哲学上也有体现,高中政治有一篇“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就说的是周期的这种特点。更有意思的是,周期和人类的情绪会互相影响,低迷时大家会悲观绝望,悲观会进一步加剧低迷,狂热时大家会盲目乐观,乐观会导致更加狂热。
    体现在投资上,低迷的时候投资者会因悲观而不敢买入,乐观时投资者会盲目乐观疯狂买入。这就是大多数人在股市高位被套的原因。实际上不仅仅是股市,包括房地产、期货、经商办企业,都是一样的道理。
    上文提到过的炒股办法中,有依靠节气农时的,有算卦看星象的,他们的原理,就在周期上。因为周期是一种自然规律。上学时大家应该学会元素周期表。你看,连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都有周期的烙印,所以说周期是这个世界的永恒规律,自然投资也需要遵循周期。
    因为经济过热的时候要降息,经济过冷要降息,所以随着利息的升降,债券收益会有周期波动,债券市场的周期大概和上文的经济周期是比较贴合的。股市的周期和经济周期贴合性稍差,但也差不多太多,股市一直有89周期的说法,比如一轮大级别的牛熊,时间往往是89个月,一轮中级别的牛熊,大概是89个星期。别问我为什么?我也只是知道结果。
    但是股市比较恶心的一点是:一样的牛市,不一样的行情,每一轮牛市的热点都不一样。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轮牛市的热线是家电,世纪之交的牛市热点是网络,07年牛市热点是房地产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今年牛市的热点是创业板的互联网。所以更高明点的投资者,还会预测下一轮牛市的热点。
三、传媒助涨助跌的劣根性
     因为有周期,必然会有涨有跌,有高有低,这就是波动。波动这个词很形象,在湖里扔一块石头,水会波浪形前进,这就是波动。相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周期性波动,比如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旱季雨季,我们对于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波动很多时候感受并不深,比如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鸡蛋涨价了,蔬菜便宜了,但他们不会将这些现象归纳总结,去考虑其深层次的原因。
    尤其是在传媒发明前,每个人活动的范围有限,了解的信息有限,所以小农的自然经济,最惧怕的是王朝更替的历史周期波动,而不是我上文提到的存货周期到生产力周期这些经济周期。到了资本主义,一切都不一样了,就好比水面又扔进去了几块石头,周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短,波动越来越大,这其中传媒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前文提到过,社会周期中的经济周期,受群体情绪影响十分大。比如经济不好让大家都感觉到了,大家投资消费就会趋于保守,经济可能就会越来越差,直到出现特别明显的商品短缺。再比如股市红火,大家都觉得还会红火下去,股市可能真会更红火,直到再也没有新的资金进场炒作。
    在没有传媒前,人和人之间口口相传,传播效率十分低下,一大群人要互相影响形成相同的看法,需要的时间很长,精力会很多,甚至有些事根本无法形成周期波动,所以周期波动就很少,波动时间很长。
    传媒大规模应用的当今,传播效率提高,人群越来越容易互相影响,达成一致观点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周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短,波动越来越大。更有意思的是、人群的想法还会反过来影响传媒,因为传媒也要生存,也需要了解人群对于信息的喜好。结果,传媒和人群互相影响,形成反馈。传媒这一特点又很容易被利用,有些人开始利用传媒引导舆论来影响周期波动。尤其是股市,幕后的大佬们会通过他们掌握的媒体力量,对人群一遍遍的洗脑,迫使大家去追涨杀跌,输光口袋里的钱。
四、波动但不要剧烈的波动
     讨论过周期、波动,以及传媒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后,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最有效的利用波动进行投资呢?
    首先,在前文的基础上我们设想两个游戏:一、某物品每天可能上涨10%,可能下跌10%,但长期来讲,上涨的几率比下跌的几率大,所以每7年会翻一番;二、一个物品,每天保证涨,但涨幅很小,大概17年可以翻一番。现在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如果你不是个傻子,你会选第一种。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第二种,因为上文提到的第一种物品是股票,第二种物品是存款。
    现实中,大多数人选的都是存款,因为存款是一种小却十分确定的收益,而人类天生不喜欢波动,尤其是剧烈的波动。这是因为波动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考,导致我们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疑神疑鬼、自满自大,在这些情绪的控制下,你在投资中会出错。这就好比打靶,你可能躺着瞄准能打10环,但骑马就会枪枪脱靶,因为骑马的时候有了马匹的干扰,这种干扰经过胳膊、眼神等因素的放大,会产生巨大的误差。
    所以说,在投资中,尤其是股票和期货投资中,资金雄厚的一方肯定会利用这一点,故意制造波动,来压迫普通人犯错,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压迫在体育比赛中比较常见。小学时,有省乒乓球队来我们学校挑选苗子,然后我见过他们打球,那个画面很美,一来一去打一个小时没有一个失误。后来看比赛,觉得国家队选手水平真一般,动一动发球失误,动不动出界失误,解说还逼叨叨什么夺冠就是比谁失误少。这几年我明白过来,高水平比赛比的就是在压迫下谁的失误少。同理,在投资就是比波动中谁的犯错少。这也是很多人强调的:通过长线投资减少交易次数,可以提高收益的原因,因为交易少了犯错就少。
    所以对于刚接触投资尤其是股市的人,尽量选择波动小的股票和投资方式,在低位时分批买入,然后长期持有,是一种有效降低波动的方式,也是普通人能在投资市场获利的最好方式。但是,对于庄家来说,作出巨大的波动吸引散户,然后在波动中逼迫散户作出错误的判断,是获利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很多股票每天不是涨停就是跌停的原因。看图形,你会觉得如果我买入,几天就翻倍真的很爽,但实际上,你根本不可能拿到翻倍那一天。因此在投资的时候,作为普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体系和套路,按照自己的节奏,并且掌握买入和卖出的主动权。这就是毛泽东战略思想中的一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阵地战,我打运动战;你打速决战,我打持久战;你打分进合击,我打诱敌深入;你打到这边,我打到那边;你要打,我不打;我要打,你不得不打;你打我时,打不到,摸不着;我打你时,打得准,打得狠。
第四部分:投资的正确姿势
    很多人应该玩过跳水,小时候我第一次去水塘玩,堂兄告诉我,跳水的时候最好直上直下,千万不要躺着进水,被水拍会很疼。当时没明白,等真的躺着跳进水里,才知道确实很疼。投资这回事,和跳水一样,姿势很重要,姿势对了,得到的乐趣会远远大于付出的疼痛,姿势不对,那真是被水拍的头晕脑胀甚至晕过去都有。
一、投资哲学,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
(因电脑死机,本节为回忆版,写的很烂很渣,大家凑合吧……其实原版是我最想自我吹捧的一节。)  
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大家看字面能理解,那什么是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呢?这玩意确实拗口,但人家就是这样起的名,我就是想给你整简单点也不行啊。更悲剧的是我,这一节是基本属于本文的最核心内容,我连续写了两遍,头发都掉光了有没有?
    言归正传,所谓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由《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提出(书我不建议你们看,因为这是本金融交易员攥写的哲学书,听名字就瘆人),其意义是说,事物受外界影响,其发展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但这种不确定性,在概率上有大有小,在程度上有高有底,总之是无法对称的。举个例子,我每天早上8点准时开车上班,需要10分钟到单位。这个10分钟是估算的,是不准确的,是不确定的,因为我不可能刚好10分钟结束那一秒走进单位大门。也就是说,我上班路上消耗的时间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正常情况下,我抵达单位的时间,受诸如交通、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可能会晚一点也可能早一些。现在问题来了,理论情况下,我受外力影响,早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提前1秒到10分钟(比如瞬间移动什么的),而晚到单位的时间是多少?可能无穷大(比如外星人抓我去做实验)。那么抛开瞬间移动这些科幻手段,实际生活中,我早到单位的时间最多2分钟,但我晚到单位的时间,依然是无穷大。上班时间可能晚可能早,是一种不确定性,晚很多但早不了几分钟就是其不对称性。
    去年7月份我开户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时候,当时大盘2000点,我和老婆说,你看现在是2000点,过去的几年最低是1600,最高是6000,如果买了就跌,最多损失25%,但如果随便涨涨,闹不好就可能翻倍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性。另一方面,熊市已经6、7年了,就算是10年一轮牛市,接下来也轮到牛市了,这是另一种不对称性。
    后来我个人还总结了在熊市购买股票所包含的三种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上涨的空间大于下跌的空间;好政策带动股市上涨的可能大于坏政策导致股市下跌的可能;投资者个人正确判断带来的好处大于错误判断带来的坏处。或者用古人的智慧说,叫否极泰来。与之相反,在牛市高位时,这种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刚好是相反的,也叫乐极生悲。
    这种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是投资的核心哲学。据说巴菲特和索罗斯,就是此中高手。不过,这俩人的应用刚好相反。巴菲特习惯于在跌无可跌的时候做多,索多斯更偏爱在涨无可涨的时候做空。
二、投资体系,如何给白菜定个合理价
    掌握了投资哲学,但如果你不懂得为投资标的估价,依然没啥用,因为你不了解价格,你不知道你购买的东西是便宜还是贵,肯定就没法去测算其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要不是不敢买,要不就是买了也拿不住,所以说,正确估值也十分重要。很多人在投资中赚不到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估值。是的,如果是超市鸡蛋打九折,大多数人会马上买。因为大家都经常买鸡蛋,知道鸡蛋的价格走势。就算是有人不知道,他也会因为超市的信用,购买一些。但金融市场不行,这里的资产需要你自己估价,甚至同一时间同一资产,因为大家估价方式不一样,会出现有人买入有人卖出的情况。所以说,投资中的估值体系很重要。
    想正确估值,就需要有价值的坐标。坐标是个数学名词,后来在大航海时代又成为一个地理名词。按理说,这个世界不存在坐标体系的,但我们人类为了方便自己,制定了坐标体系。比如经纬线把地球变成了不同的区域,方便航海家给自己定位。事实上,投资也是一片混沌的海洋,在投资的海洋中扑腾,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在低点的时候不敢进,在高位的时候没有卖。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体系,一个方法,方便自己给自己定位,知道什么时候某种投资品种价格贵还是便宜。这个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方法,实在是一件玄而又玄的东西。比如很多人按照技术分析的,还有的按照基本面分析,甚至我还看过新闻,说一农民靠节气炒股的,外国有依靠占星术投资的,中国有靠看易经的……      
    你还真别笑,这些乱七八糟的办法,都有其道理,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以相近的逻辑运作,一通即百通。比如说依靠节气炒股,24个节气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股市的“冬末初春”进行投资,在股市的“秋末冬初”离场。再比如说占星术,星辰运动是有规律的,包括我们的星期天、月份这些实际上都来自于星辰的运动,所以星辰运动的规律是暗含着人性的波动。至于我个人,由于从事传媒工作,比较习惯通过传媒来感知大众投资者的情绪,并根据情绪来判断市场所处阶段。
    怎么判断呢?我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香港电影里面有个情节,说是去赌场赌钱,有个办法能保证赢钱的概率很大。这个办法就是在赌场找一个特别背,输红了眼的人,然后押这个人的对手盘。如果这个人押大,你就押小。实际上在投资,尤其是国内的股市,这个规律还真有用。因为国内股市能赚到钱的人永远是少数,不是有个说法一赢二平七亏嘛,你想啊,大多数人是来亏钱的,那你和大多数人做对手,肯定能赢钱啊。所以投资一定要做少数人,也就当你发现身边人都开始讨论股票的时候,就差不多撤吧。
    最近大盘反弹到了3400多点,大伙的情绪有一次被点燃,连股票配资的电话也到处打,我觉得有点危险,又撤了。
三、投资工具,好用、便宜、种类全
    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说好用的工具,会让你的投资事半功倍。投资工具有很多,比如说你使用的交易软件,可以给你提供价格、成交量等方面的信息,比如微博上,可以通过其评论观察市场的情绪。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数,可以给你提供一些金融市场的指标参考,比如余额宝的收益率可以看做是真实存款利率,招财宝的收益可以看做是真实贷款利率。美债、美元、美股和黄金几大重要指数也要定期看一看,因为美国是世界金融的老大,老大家的金融情况会影响到其他人。
    除了这些,基金也是很不错的投资辅助工具。基金分很多种,有时间我会再写个东西讲一下。简单来说,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类银行理财基金这些,可以在股市动荡的时候,用作资金的避风港,既可以提供比银行高的收益,还能享受随时提取的流动性。而股票基金更是多种多样。举例说,大家都觉得A股黑幕多,美股公开透明,但在国内你没法购买美国的股票。怎么办?这时可以借道基金。实际上不仅是美股,欧洲股市、香港股市以及全球地产、石油黄金等都有挂钩的基金。我的收藏里最有意思的一只基金是直接挂钩黄金价格的,一份大概就是一克黄金的价格,3元左右,这东西甚至可以用来对冲人民币贬值。我推介大家关注几只美股的基金,因为美股和A股有互补性。A股熊长牛短,一般牛市时间在1到2年,而美股更好相反,熊市也就是1到2年,然后就是个翻倍的大牛市。具体你可以查看下美国纳斯达克、道琼斯和标普三大指数的月K线,在看看A股的,对比很明显。
提到基金,不得不提广发基金和该公司推出的C计划。在C计划之内的基金,是没有申购费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买的多了也省不少呢。另外强烈推介该基金旗下的几只指数基金,比如广发沪深300,广发纳斯达克,广发全球医疗。推介理由是指数基金管理费便宜,一年好像能省0.5个点。
    另外,我还选择了多只场内交易的基金,来补充广发覆盖不到的一些指数。这些基金都是ETF基金,百度下可以系统了解。当然,股票也挑了一些,这个就没法说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我就是把主要的消费类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关注上了。
四、投资习惯,每天你要干这几件事
    很多人不到5分钟就决定买什么股票,让我十分不理解,菜市场挑棵菜,是不是都得看一会呢,怎么做投资如此草率呢。有人说过,如果一件事你投入10000个小时,你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这就是有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每天能拿出一个小时去考虑下投资,是完全值得的。这一个小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看看主要媒体的头条(这里的主要媒体不是财经媒体,而是南方、三联、东方这类严肃媒体),然后看下当天的大盘走势和你觉得不错的三两只股票的走势,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大盘的成交情况,你看好的股票的成交情况。并根据这些琢磨未来一个时间段的走势以及自己的理由,然后记下来。
    刚开始你肯定啥都不懂,但不能因为看不懂就放弃,不懂我们才要学吗。尤其是如果你决定买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你的理由写清楚。对于刚开始学习的人,我建议先小额的买卖,比如5000元就是个刚刚好的数额,赚了高兴,亏了你不至于痛苦。在股票上,我建议可以先从判断大指数入手,通过购买沪深300ETF、创业板ETF等场内交易的指数基金来练习。要是看好,就买上一半,要是不看好就卖出。当然,买卖的理由要写到自己的投资日记里供以后翻阅查看的。
   可能你觉得很烦,但是这世上那有什么简单的事?高中一同学,上学期间狂谈恋爱,成绩却杠杠的,我以为她真的是神人。后来才知道人家每天晚自习回到家还要看一个小时的书,所以没有什么天才,只有天赋、兴趣和汗水。
第五部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前几天,我和妻子去看电影《夏洛特烦恼》。电影讲的是一个屌丝突然觉得自己活得憋屈,然后上天真的给了他一次穿越回到97年他高中时代的机会,结果他当了大明星,娶到了校花。电影不错,但故事很俗套,因为这已经是我看到的不知道第几个关于80后穿越的故事了。在这些故事中,不同的仅仅在于主人公们穿越的方式:有跳崖的,有触电的,有车祸的,有睡穿的,有吃穿的……
     作为一个思维比较跳脱的人,我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一些在常人不在意的地方。所以在看电影时,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80后不想好好活在现在,而是希望回到过去?刚好我也是个80,和电影中夏洛的年龄相差一两岁。所以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通过审视自己三十多年的经历和期间家庭的历史,试图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我关于上一轮萧条的记忆
    我出生时晋城还是个县城。民国32年晋城蝗灾,太爷爷用两车南瓜换回了两院房子和一块土地,帮全家顺利进阶中富农。解放后,爷爷放弃军工厂的工作回了家,因为孩子太多,靠工资养不活。后来的日子全国都一样,直到1978年包产到户。我出生的时候,农民的日子已经好了起来。我爷爷是个好木匠,我爸他们兄弟都比较勤快,那时候国家终于想通了,让农民们自由发展,然后全国的农民都开始过上了好日子,包括我家。1984年家里就买上了彩电,而之前,爷爷已经用唱片机听了好几年梆子戏。
    在80年代,父母结婚,我们在里院的一个角盖了间小屋,但住房依然紧张。大概是85年之后,富裕起来的农民盖房潮开始了。我们家属于第一批盖新房的。当时村里第一次分宅基地,我爹比较能打,带着几个叔叔抢到了最大最中心的一块宅基地,盖了8间平房。包工程的是河南人,姓吴,是晋城最早的包工头。盖顶时他才告诉我爸说,他手下没有人会盖瓦……
    搬家后回老宅子就少了,再后来我发现,老宅里的亲戚渐渐的都搬出去了。后来85年晋城建市,要修建风台街,老宅子就给拆了。补了2万多,生产队(注意不是政府)又给各家补了一块宅基地,后来又拆了改建成现在的西秀园。然后我爸又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盖房。二层小楼一共10间,是晋城最早使用地板砖和水晶吊灯的一批新房,一共花了5万多,花光了积蓄、拆迁补偿款,还借了不少钱。那时还不到89年,因为我在新房里看过天安门事件的新闻。
    那是农民最好的日子,那是我父母最辉煌的时候,晋城大部分企业和商业,都是集体企业,南村镇刚成为明星镇,巴公镇拍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即将在央视播出。但一切事情在最美好的一瞬间戛然而止,乡镇企业开始大量倒闭,父亲在90年代初下岗,父母开始节衣缩食,用了好几年时间偿还因盖房借下的债务。好像是93年,我家电视剧被雷劈了,然后我只能去邻居家蹭电视看。当时正在上小学的我就特么的纳闷了:84年一村人都来老子家看彩电,咋到了93年老子得去别人家看电视?不仅仅是我家,亲朋好久都差不多,更惨的是,这日子过的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几年后我上初中时,一个同学家卖了跑运输的大车,一家人就坐在家里靠储蓄过日子。这就是萧条,萧条里没人过的好,学校的老师,算是吃皇粮的吧,一家人当时还住在20平米的宿舍里,家里就一台电视和电风扇算是电器。当然,吃皇粮最大的好处,是有工资,从财务的角度说,就是有流动性。萧条时通缩,通缩里现金最值钱,这一点在几年后决定了市民和农民的两种命运。
    面对困境时的应对,往往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我有时候真的很佩服我爹。这位初中都没读完,半文盲一个,却凭着眼光为整个家庭做出了最好的应对。他开始经营一间汽车美容店,并把中考失利的我给踢回到校园。经济依然很低迷,但因为父母努力经营,我家一直有稳定的现金流。2000年我去外地上学的时候,黄花街正在改造。那是房地产最低迷的时候,大家手里都没钱,我的一位同学,他家在黄花街有一院房,为了给他凑学费,家里选了补偿款。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土著的选择,因为在萧条后期,现金奇缺,大家手里都没钱,现金反而成为最值钱的资产。当然这也是我现在才搞明白的道理:经济低迷进入通缩的时候,什么房子、股票、金条、古董,都不如手里的票子实惠,因为票子就是流动性,就能马上给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
    大学没上完,拆迁到我们家了,因为家里没有那么缺钱,我家选了房,没有在房产最便宜的时候贱卖自己家的祖产。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因为上世纪90年代的萧条,导致农民和市民理财观念的大不同:当年穷怕了的农民们对现金和存款看的特别重,而市民们,尤其是70一代中有文化有头脑的,因为在2000年初期的买房经历,所以被动接触了杠杆和投资,他们开始喜欢折腾,学会了和银行打交道。所以说,如果78年开始的第一轮经济周期是属于农民的,那2000年起的这一轮经济周期就是属于市民的,尤其是70的。当然,社会的财富依然集中在上一轮中活下来的50和60手里,严格说,70除了在互联网领域产生了一波富豪,更多的是中产或大中产。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事后我总是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当时父亲也选择困坐家中,熬上几年后,在家里急缺现金的情况下,他肯定不会选择换回迁房,那我现在这日子可就难过了。闹不好现在我还得每天为房贷奔波。所以说,人要有格局,要踏准节奏,这是我爸教给我的道理。
二、历史就是一头转磨的驴
    本来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安逸的活着也挺不错,等若干年后,给孩子送国外读书,再留点钱给自己和老婆养老,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但时间走到2013年春节,波澜不惊的日子传来一晴天霹雳:当年春节单位的年终奖、考勤奖不发了,回家问老婆,她们单位也一样。该得到的没有得到,这种想不明白的感觉,让我觉得十分熟悉,20年前蹭电视时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十分警惕,马上把自己从舒适模式切换到战斗状态。我开始琢磨一件事:这到底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是闹着玩呢,还是动真格的?要是动真格了,那可不是小事,而是利益调整的大事了。对于利益调整,我其实一直有琢磨。每个年代都有最热门的行业,改革开放30多年,按照先后顺序,大致是军人、农民、个体户、工人、公务员(包括国企职工)和官商,各个阶层走马观灯,各自红火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走马观灯各领风骚的情况?现在是不是又到了换马的时候了?最关键的是,下一个能走马观灯的行业是什么?
    感谢十年传媒生涯,虽然很少出远门,但我依靠这份工作完成了行万里路的社会实践,并在去年的某一天,将那些采访对象的经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不管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统统都提炼成我人生的一部分。
    我在一次晚上散步的途中,突然想明白了我经历过的这30年的社会财富变迁的轨迹,明白了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已经经历了两个18年的房地产周期,上一个周期的受益者是农民、工人和个体户,解决了吃穿用的问题,其巅峰是农民自建房的大量出现,并最终因为三角债,导致大量乡镇企业、地方国企破产倒闭,自2000年开始的第二轮经济周期,受益者是官员、国企和大商人,解决了住和行的需求,其巅峰是城镇化带来的商品房价格暴涨,现在因为借贷泡沫破裂,已经进入新一轮萧条期。所以说,历史就是一头转磨的驴。
    是的,在2000年开始的大周期里,有太多机会让人暴富,然后过上喝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机会。不管是2000年开始的全国制造业,02年开始的山西煤炭业、04年开始的房地产业这类大机会,还是炒房、炒股、炒黄金、开饭店。瞧瞧,随便算算,一只手都不够。尤其是房地产热,一头从银行贷款,一头去楼盘扫房,然后坐等升值。
    可身边基本没有80赶上这些机会?为什么?因为阅历、财富和人脉的积累。对于80来说,过去10年的这些机会,每一个都是转瞬即逝。世界上最痛苦的,摸过去这种看的见、摸不到的感觉,这也是80普遍纠结希望人生重来一遍的原因。
三、青黄不接时才会饿死人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萧条期,你要不信,看看你身边的工矿企业有没有关闭的,看看楼下街尾的店铺有没有关门的。那么萧条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仔细回忆了我脑海中的记忆,整个社会如何从上世纪90年代的泥沼中蹒跚前行。但我依然不确定的是,2015年相当于上世纪的那一年,是1993年的萧条开始,还是1997年的萧条中期,或者干脆是史上最大萧条的1929年。
    进入萧条,钱不好赚了,大家都在熬,但实话说,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是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是这样说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没有野火,新生的小草如何能从老草手里抢底盘呢?大火过后,老草变成草木灰,新生的小草会更加茁壮。而这次萧条之后,经济还会走强,到那个时候,有资金、有人脉、有阅历的80们,终于可以迎来属于我们的好时代。在那个好时代中,肯定会有类似07年的股票大牛市,会有开店潮,会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
    所以说,萧条其实是上天补偿给80的礼物。是的,因为人的惯性思维问题,在上一个繁荣期,抓住机会华丽地完成了人生逆袭的70们,在面对萧条时,很多人一时大意,陷进去借贷泥潭,又在股灾和高利贷泡沫中被消灭了手里的现金,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们撑不到萧条结束。尤其是刚结束的股灾、即将开始的高利贷泡沫和商铺泡沫陷阱,消灭的也大都是70们。未来即使经济繁荣再次出现,他们一方面可能没有资金,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无法及时更换思维路径和知识的困境。而90,他们的命运大概会如同10多年前的我们,在股市被收割,在房市蹉跎,在大宗商品的上涨中骂一骂高涨的油价。
    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在经济下行期间,拿好手里的钱,然后学习金融知识,观察社会财富运行,等待抄底资产。是的,当我们知道经济有周期,繁荣肯定会来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为这几年的萧条担心。我们应该担心的是萧条的程度不够深,时间不够长,不能给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多积累点资本。
  那什么时候是抄底的好时候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会有那一天。要知道,闹灾荒的时候,最难熬不是冬天,而是能看到希望的青黄不接时。在历史上,2002年后,干企业开始盈利,资金大量抽离股市,最终才砸出了998的大坑。所以说,我们等的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到那时,上证指数肯定会跌破2500点。在之前,各位应该利用这个时间,学习下如何不把钱存进银行,还能混一个银行理财的收益,并养成定时关注股市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 覃汨风水命理 ( 粤ICP备12078232号-1 )

GMT+8, 2024-12-22 20:51 , Processed in 0.033711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顶部